上傳日期:2015-02-28 09:38:29
系統分類:新聞
作品版權:原作者版權所有,禁止匿名轉載;禁止商業使用;禁止個人使用
『超級平凡』工作坊作業展: 生活,設計和人性
時間:2015.03.01-2015.03.12
地點:廣州市農林下路5號億達大廈G層 扉藝廊
主辦: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城鄉規劃學社主辦
協辦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志愿者服務隊協辦
承辦: 扉藝廊
工作坊介紹:
“城中村”作為城市化進程中遺留下的“瘡疤”,一直都和“混亂”、“無組織”、“非正規”等詞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它們因此被圍觀,被研究,被更新,被拆毀,也很多時候被那些外來的“改造者” 粗暴地植入他們主張的“美好生活”。源于對大多數城中村改造中自上而下的改造方式的質疑,自2015年1月17日起,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何志森老師帶領著32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的學生選擇了有著上千年歷史的龍洞村進行了一個為期兩周的城中村工作坊,試圖用蠕蟲即自下而上的角度去理解城中村,去學習生活在那里的村民和他們的民間智慧,去發現平凡背后的故事。
按照此次工作坊的指導理念,龍洞村成為了32個建筑學院學生學習的一本很好的課外書,而絕非一個動不動就被改造的對象。為了盡可能在不同方面去了解龍洞村,32個學生分成了6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了在龍洞村里面發現的一個最為平凡的物體,現象或者人群,以此作為一個切片由小及大地去發掘一個屬于龍洞村自己的故事。此次展覽中,6個小組的學生們以影片,圖片,模型和現場安裝的形式去講述龍洞村里那些有關生活的, 人性的,超級平凡普通的,常被我們高高在上的設計師們遺忘的小事情,也試圖去尋找在“混亂”、“無組織”和“非正規”背后隱藏的規律和邏輯。我們希望這些規律和邏輯也可以給當今的城市提供策略或者給自上而下的政府政策充當一種補充思路。也許這樣,我們生活的城市才會展示出那蘊含在城中村里特有的活力和包容。
關于何志森:
何志森先生是澳大利亞非正規工作室(Urban Informality Lab) 聯合創始人和設計總監, 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RMIT) 景觀建筑學碩士, 建筑學博士,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兼職講師。
新聞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