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日期:2019-06-15 11:06:53
系統分類:新聞
作品版權:原作者版權所有,禁止匿名轉載;禁止商業使用;禁止個人使用
昨日早上的一條微信推送“你好,Wallpaper 來到中國了”,業界傳聞已久進入中國市場的生活與設計雜志 Wallpaper* 的中文版終于正式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其中文刊號“卷宗”,比起直譯的“墻紙”二字,顯得有點突兀。
Wallpaper*已與栩栩華生集團簽署版權合作協議。集團總編輯馮楚軒將出任該雜志的主編一職。「Wallpaper* 卷宗」將雙月發行,單月20號出版,售價為50元。創刊號為雙封面,封面分別為置身北京松美術館中的超模劉雯與Jonathan Anderson特別設計的Loewe皮革面料拼貼圖案。
馮楚軒對媒體稱,引進 Wallpaper* 最直接的價值是它建立一個設計的環境和素材平臺。“這是版權合作本土化最有效的一個作用,”他補充道:“明年我會非常專注在 Wallpaper* 上,從材料,手工藝,智能的設計,科技,建筑與室內等等領域探究,報道和建立一個更加權威的內容平臺。”“版權雜志就是要遵守他們核心的編輯哲學,以及快速建立適應本土市場的品牌欄目。”他說道:“我們在溝通版權和內容上應發過不下七八百封郵件吧。國際版是一年12期,我們是一年6期。除了出刊頻率的不同之外,我們更專注在社交媒體上。我們會聚焦最核心的本土內容,包括民族性、設計院校、群眾、中國傳統手工藝等等。第一年還是要穩健,把內容做扎實。”
在卷首語中,馮楚軒想通過「Wallpaper* 卷宗」在從業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道橋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八字中國俗語非常重要,我們不能隔閡從業者和消費者,”他寫道:“因為于雙方而言,理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于推廣設計或者說‘糾正設計’而言更重要,特別是在當下的中國。我相信,Wallpaper* 中國版可以解決上面的這些糾結與疑義。”
_
據悉,初始階段「Wallpaper* 卷宗」自主內容和版權頁的比例各占一半。但之后會融合中國讀者的閱讀喜好,并開始漫山遍野的做本土大制作。「Wallpaper* 卷宗」已完成了初步的團隊建設。
Wallpaper* 由 Monocole 的創辦者 Tyler Brulé 和 Alexander Geringer 于1996年在倫敦共同創立。一年后, Tyler Brulé 將這本雜志賣給了時代華納集團,并繼續擔任該雜志編輯總監至2002年。隨后,Jeremy Langmead 和 Tony Chambers 皆擔任過該雜志的內容負責人。憑借獨到的品味和內容,Wallpaper* 在生活方式與設計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
除了每月出版的雜志外,該媒體品牌旗下產品還包括網站、一百多個城市的旅游指南、線上商店和高端室內設計服務和設計大獎等。在2015年,Wallpaper* 推出了季度發行的美國特別定制版。而「Wallpaper* 卷宗」則是繼泰國版后的第二個國際版本。
編外語
中國作為人口占世界六分之一的超級大國,幾乎所有品牌都是覬覦已久的心態在躍躍欲試,但失敗者居多,就傳統媒體巨頭而言,《紐約時報》作的嘗試最多,但都失敗告終,今年還不死心,又出版了《The New York Times 新視線》,但也無法掀起風浪,我覺得她終將還是會以失敗之態消失。Wallpaper* 在紙媒體的暮年之時才進入中國這個超級大國,取名「Wallpaper* 卷宗」我擔心它會成為:卷終!希望我的擔憂是多余的,因為我喜歡 Wallpaper*
.
新聞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