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日期:2014-07-24 18:11:39
系統分類:新聞
作品版權:原作者版權所有,禁止匿名轉載;禁止商業使用;禁止個人使用
今年夏天,在廣東美術館的二樓展廳,有1600個孩子用“臉孔”這一主題,創作出一幅幅充滿著自由、想象、飛翔的作品來慶祝屬于他們特別的六一兒童節。這是廣東美術館培訓中心的孩子們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對“面孔”這一名詞熱烈展開想象和討論后創作的作品,并以這一千六百張面孔還原的孩子們內心的真實面貌,從中可以看到孩子們由涂鴉時期、繪畫懵懂時期、繪畫技巧掌握時期、繪畫創作嘗試時期對“面孔”的這一題材的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手法。展覽由史方方、黃子君擔任策展人,邵珊任學術指導,將從5月30日延續至7月27日。
孩子們可愛稚嫩大笑、哭泣的臉,爸爸、老師生氣的表情,失學兒童充滿渴望的臉,奶奶臉上的皺紋,萌娃大笑嘴里露出的蛀牙,獅子、小貓霸氣的表情,梵高、莫奈的眼神,礦工叔叔、農民叔叔堅毅的臉還有充滿著神秘感的動物骷髏頭骨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眼中的“面孔”。透過這些面孔,可以看到孩子們對于生命的理解,了解到眼淚歡笑和沉默背后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們能夠深入到他們精神世界的深處來體驗生命的各種情感生命,認知愛的真諦。
展覽中那些顫抖的筆觸,歪七扭八的眼睛,“非人類”的眼耳口鼻,體現了孩子們真誠的成長軌跡,通過這些“面孔”,能讓人感受到孩子摸上奶奶臉上皺紋時的輕柔,也能感受曠工叔叔、偉大的藝術家給孩子們的精神指引和孩子們面對“骷髏頭”這種死亡象征的淡然和勇敢,無論這些面孔表現出來的是悲傷還是喜悅,它傳遞的都是孩子們內心世界真實的反應。這一千六百張面孔組成的巨作****出中國兒童真實的精神面貌。
新聞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