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日期:2014-09-13 09:41:39
系統分類:新聞
作品版權:原作者版權所有,禁止匿名轉載;禁止商業使用;禁止個人使用
提起無印良品,也許一下子就能想到黑白灰色系的簡素服裝和潔凈清淡的賣場。不過無印最早只賣食物和日用品。1980年,創始人堤清二在東京西友商場的食品生活賣場開辟小專柜,首次推出“MUJI”品牌。老輩人還依稀記得有紅糖、色拉油、面包粉、咖喱粉、玄米茶、黃桃罐頭、鮭魚罐頭、咖啡豆、味噌等等包裝簡單的食物,與現在的無印食品區別不大。
堤清二是西武集團創始人堤康次郎的兒子,剛出生時母親只是父親的情人,沒有名分。康次郎前后和五個女人生了七個孩子,這令堤清二從小對父親很不滿,于是加入日共——以此表明抗議的立場。后來因所屬陣營不在主流派而遭開除。他寫過詩和小說,以辻井喬為筆名,出版了許多書,也拿了不少文學獎,谷崎潤一郎獎之類。他自東大經濟系畢業,在中央大學拿的經濟博士學位。曾任西武百貨商店的董事長。據說“MUJI”的概念,是他和設計師田中一光某次談天的結果。田中一光是奈良人,畢業于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參與過日本世博會政府館和札幌冬季奧運會的設計,深受琳派影響。他為無印良品設計的第一張海報打出的廣告語是“物美價廉”,緊扣“無印”和“良品”。堤清二晚年退出商界,專心從事文學創作,現任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1981年,堤清二繼續投石問路,在西友商場服裝賣場開辟無印的小專柜,主營棉襪和圓領衫。田中一光這一年為無印設計了兩幅海報,其一曰“愛無華飾”,其二曰“鮭魚就是一整條”。過去日本的鮭魚罐頭去掉魚頭魚尾,只取中間最肥美的魚腹。無印推出的鮭魚罐頭則用一整條為原料,強調“無浪費”,“利用最大化”。正是“無印”最原始的理念。
愛無華飾
田中一光設計,整條鮭魚
1983年,無印良品第一家直營店在東京青山開業,反響甚佳。其時全球經濟低迷,日本處于高速經濟增長期后的安定增長期,陷入能源危機。人們對消費品的需求已趨飽和,對奢侈品有一定免疫力,傾向更理性的消費。無印良品看似反潮流,追求樸素與簡潔,淡化“品牌”,實際強調品質,順應潮流,準確鎖定目標客戶。同年,第二家直營店落戶日本第二商業城市大阪。
之后幾年,無印良品迅速風靡日本,進駐海外。鬧市區絳紅色巨大廣告牌,白色MUJI字樣,別無他物。這是日本人有事沒事都要進去逛一圈的地方。有人說,不管在世界哪個地方,只要看到MUJI,就覺得有安全感。歐陽應霽也曾說,一個城市里是否有無印良品,可以成為是否愿意生活在這個城市的理由。
19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不景氣長期伴隨日本,直至今日。而無印良品的銷售額卻在各家商場連續倒閉的低迷時期連續七年保持較大增幅,讓人不得不佩服堤清二十年前的敏銳。經濟學家的直覺、詩人的浪漫、小說家的想象力催生了無印良品,從商場一隅的小鋪到日本的代表品牌,并擁有獨特的性格與哲學。
無印良品最早的姿態是提倡簡約、樸素、舒適的生活,拒絕虛無的品牌崇拜,直抵生活本質。無印良品的衣物沒有標簽,不離黑白灰藍等天然色系,花紋至多到格子條紋,吊牌用未漂白的本色紙片。這與強調LOGO的品牌服裝極為不同,省略一切過剩裝飾,挑戰商品的真正價值。
這種是高速經濟發展后的必然趨勢。就如田中一光曾為無印良品設計的一條廣告說:“飽食鐵板燒與鵝肝后,忽而覺得,啊,茶泡飯真好吃,這就是無印良品的感覺。”另有一條:“簡素并不會對豪華自卑。簡素中有奧妙的知性、感性,毋寧說是值得驕傲的世界。如果這樣的價值體系可以推廣,那么可以用盡量少的資源,過更豐富的生活。”
muji的茶泡飯
無印良品以一種日常、低調的姿態根植人心,關心飲食冷暖,貼近人們呼吸的節奏。但在2000年,創業二十周年的無印良品卻突現低迷。股市總額急降75%。2002年,田中一光去世,原研哉接班,成為無印良品顧問委員會會員,負責藝術指導,成功帶領品牌走出瓶頸,繼續闡釋屬于無印的一套哲學。無印良品的資深設計師深澤直人強調,物品最高的境界是,人們須臾不能離開,時常在使用,卻往往感覺不到其存在,即“隱身”“貼切”“知心”。
如果說田中一光時代的無印良品是某種“反潮流”的“抗拒”姿態,那么到原研哉時代,無印良品的哲學已確立,并以這種哲學影響每一個走近無印良品的人。
新聞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