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現代設計集團參與建設了包括世博文化中心、世博軸、世博中心、中國館等在內的世博會園區及配套項目58項。(資料圖片)
今年是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現代設計集團”)成立60周年。60年來,該集團主持或參與完成了80%以上的上海地標性建筑。擔綱設計的工程項目累計達3萬余項,覆蓋全國29個省市和20多個國家與地區。昨日,現代設計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張樺向記者介紹了該集團正在向按國際模式運行的全球百強工程咨詢企業轉型的努力。
參與建設迪士尼等板塊
據張樺介紹,該集團正在積極參與上海目前正加緊建設的迪士尼、虹橋商務區、后世博等5個重點板塊。
現代設計集團從2003年就作為上海迪士尼主題樂園談判組成員開始介入,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工建設后的首次公開招投標中,一舉中標上海迪士尼樂園總圖設計。
大虹橋開發中,現代設計集團承擔虹橋綜合樞紐工程的EPC總包,且與清華大學設計院聯合原創中標全球最大的單體建筑和最大的會展中心總面積為139萬平方米的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設計總包項目。該項目是商務部和上海市聯手打造的國家項目,也是上海市“十二五”時期規劃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
另外,該集團還在大虹橋開發中大量應用綠色建筑技術。由該集團負責主體設計的虹橋商務核心區供能能源中心,是上海虹橋商務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中心建成后,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將全面實現“低碳”排放,部分區域和建筑將實現“零碳”排放。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現代設計集團參與建設了包括世博文化中心、世博軸、世博中心、中國館等在內的世博會園區及配套項目58項。在2011年評出的我國綠色建筑領域最高獎項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的評選中,現代設計集團承接設計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滬上生態家項目榮獲一等獎,世博文化中心和世博中心獲得二等獎。
而在后世博建設中,集團也正參與中華藝術宮(中國館改造)、世博軸改造、世博A綠谷一期、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工程(原世博會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館改建)等世博項目的建設。
加快轉型加快接軌國際
今年上半年,雖然宏觀形勢的不確定性增加,但該集團千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達到了52個。張樺說,建筑咨詢服務業是國內較早對外資開放的領域。經過20年來的全面開放,中國設計師早已習慣了“與狼共舞”。近年來,現代設計集團正在推進內部生產組織模式變革,加快實施全國化、全過程、專業化、專項化、總承包和項目管理。
“十二五”期間,集團提出了“將集團建設成為按國際化模式運營的全球百強工程咨詢企業”的總體目標和“國際化、集成化”發展戰略,著力提升“總承包、總集成”能力。
為了適應項目市場化、大型化、復雜化、專業化的趨勢,集團與國際先進接軌,改變了國內沿用近50年的傳統綜合所管理模式,通過項目管理和專業化組織機構改革,探索完善超大型項目的設計總包管理模式。
以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為例,迪士尼對于每個單體建筑都有非常嚴格的設計標準,光是“冒險島”,技術規格書就可以鋪滿一個房間。在項目的運作過程中,英語是日常工作語言,項目必須運用最新的三維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每一個設計師都必須經過迪士尼方面的單獨面試。為此,現代設計集團搭建了統一的項目運作平臺,統一客戶管理、商務談判和項目管理,調集一批技術能力和語言能力強的國際化人才組成“聯合艦隊”,得到了迪士尼樂園中美雙方的充分肯定。
目前,集團受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托,開展“白圖替代藍圖對策”課題研究,即以應用信息化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輸出的“白圖”,取代使用模擬曬制方式生產的“藍圖”。這對國內建筑行業將是一次技術和管理的升級換代。
此外,現代設計集團堅持“科技興企”,著力打造開放式科技創新平臺。據悉,現代設計集團建立了“五位一體”(包括集團技術委員會、科技大會、集團技術發展部、集團技術中心、分子公司)科技創新體系。先后成立了“歷史建筑保護技術研究學科中心”、“地基基礎與地下空間工程學科中心”等研究中心。集團每年科研投入超過總收入的3%,“十一五”期間約為1.8億元,“十二五”期間預計將進一步增加。
立足原創及培育特色
張樺說,在金茂大廈等標志性建筑設計中,都是外國設計師出創意,中國設計師為其“打工”。另一方面,巴黎、東京、紐約、香港等國際化大都市都已經形成了自身有別于其他城市的建筑風格和特點,在建筑設計上擁有一批在國際上享有聲譽的大師和領軍人才,這就是一個城市的建筑名片。
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現代設計集團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走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前端道路,就是要和國外一流建筑設計企業“拼原創、比方案”,就是要打造“中國工程咨詢”的國際性品牌。2011年,該集團簽訂原創類合同額26.51億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61%,比2009年提高106.8%。
此外,該集團還聚焦建筑專項化,為客戶提供某一建筑領域更加專業、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如文化建筑、交通樞紐建筑、醫療建筑、體育建筑、保障型住房建筑、既有(歷史)建筑保護等。
張樺稱,該集團將積極推進整體改制工作,做好集團薪酬激勵方案研究、上市平臺構建等方案,積極有序地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國際化市場開拓,重點關注俄羅斯、非洲、印尼、中東等海外重點市場。適時推動境外設計機構的收購,搭建國際化實體運作平臺,提升國際化項目的運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