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日期:2014-07-20 23:25:56
系統分類:新聞
作品版權:原作者版權所有,禁止匿名轉載;禁止商業使用;禁止個人使用
近日,國內外知名設計大師、畫家劉波,來到我市石門縣羅坪鄉長梯隘風景區寫生。作為2008北京殘奧會會徽“天地人”設計者、2008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美術設計者之一,在2012倫敦奧運會開幕之際,本報記者有幸與劉波面對面,聆聽他的奧運情結。
自小酷愛體育運動
眼前的大師著灰白襯衣、休閑長褲、黑色運動鞋,一頭飄逸的花白頭發,隨意卻儒雅,說話輕聲細語。很難想象,大師居然還是一名運動健將。
“我從小就熱愛體育,特別是田徑項目,中長跑、標槍是強項。對體育運動的熱愛,讓我對奧運相關的各項設計也注入了特殊情感。”劉波告訴記者,他的母親是石門縣皂市人。他自8歲起在常德生活,從小就喜歡美術和體育,“學生時代,在省市體育競賽中獲得了諸多獎項,但因為訓練耽誤太多時間,后來就只專攻美術了。”高中畢業后,劉波到石門易市林場當知青,1979年考上了當時的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的工藝美術專業,畢業后被分配在常德電影公司做美術宣傳工作。7年后,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安美術學院讀研究生并留校工作,之后到廣州美術學院工作12年多。2002年,劉波作為特殊專家被調入中央美術學院工作至今。
雖然走上了藝術之路,但劉波從來沒有舍棄體育運動,“現在還經常打高爾夫、乒乓球、保齡球,水平都還不低呢!”劉波笑言。
設計殘奧會會徽
千錘百煉終成“之”
如果你是一個奧運迷,你一定記得2008年北京殘奧會搶眼的“天地人”會徽和精致的殘奧會開幕式會徽、吉祥物郵票,它們都出自于劉波之手。“從2007年3月至2008年8月,我一直參與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美術設計工作,和張藝謀等導演合作。”提起全民奧運熱情高漲的那段歲月,劉波止不住興奮起來。
從2003年開始,中央美術學院參與了北京奧組委安排的近20項奧運形象設計工作,劉波參與了其中幾項比較重要的設計任務,“壓力最大的就是北京殘奧會會徽的設計,從接到任務到提交作品,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剛接到任務時,劉波還有點猶豫,但隨后發生的一件小事讓他決定做好這項工作。“有一次我在北京開車經過一個電話亭,看到一位坐輪椅的殘疾人在很費力地取電話。我就下車走過去幫他把電話拿了下來,等他打完又幫他把電話放回原位。”這件事對劉波觸動很大,“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群體,需要得到我們每個人的尊重和關愛,我一定要把殘奧會所倡導的自信、攀登、毅力、尊嚴等品質表現出來。”接下來,劉波開始思考,該用什么樣的形象和主題去表現這種品質呢?
劉波喜愛中國漢字,熱愛書法,他決定定位一個漢字來表現這種拼搏和百折不撓。那段時間,他每天都與文字為伴,從最初篩選出的近600個漢字中,確定“之乎者也”四個漢字,“這四個字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意味和文字結構,是中國漢字的代表。我查詢了眾多資料后,發現‘之’字是很積極向上的一個字,最具張力和運動感,作動詞解釋又有拼搏、歷經坎坷到達之意,很符合殘疾人奧林匹克精神——‘心智、身體、精神’。”劉波介紹。
確定了“之”字,工作并沒有結束,“之”字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劉波幾乎翻遍了中國歷史上500多種不同字形的“之”字,每天都在紙上書寫“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寫了8000多個‘之’字,琢磨一個最合適的表達狀態。”最后,我們看到的“天地人”會徽以其躍動、有力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期待倫敦奧運同樣精彩
2008年,劉波被評為第29屆奧運會開閉幕式“先進個人”,被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授予“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特別榮譽獎(個人)”。他所在的中央美術學院奧運設計團隊,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作為中國人,劉波為世界奧林匹克運動做出了貢獻,也讓世界關注了中國現代設計。奧運給了劉波更寬廣的視野,“它讓我在國際設計大舞臺上獲得了更多的機會,這對我未來的發展是一種機遇和挑戰。”
北京奧運會結束后,2010年劉波主持設計了國家體委主辦的2010年北京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會徽、各項運動圖形、吉祥物。2011年他又受聘為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閉幕式視覺藝術顧問。對于運動,他從未停止;關于運動的設計,他更在路上。
對于即將到來的2012倫敦奧運會,劉波充滿了期盼,“希望倫敦奧運會同樣精彩,中國運動員多拿獎牌,回報祖國,也希望設計師們多關注奧林匹克精神的視覺藝術表現,多學習世界各國的設計文化。”
相關鏈接
劉波: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環境藝委會委員、中國殘疾人基金會“愛心形象大使”。
新聞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