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設計是因為,設計像一種智慧,用圖形去解決問題,美化生活
設計本身就是一個整理的過程,不但是要設計一個作品,還有你的生活和工作,
要尋找適合自己的,而不是把自己的精力都消耗掉
設計需要理性,并不是天馬行空,設計需要分析市場,了解客戶的心理,
需要站在旁觀的角度,而不是主觀地去做
我對設計有潔癖,如果你覺得我好,那是因為我?guī)缀趺刻於荚谟霉?br />
讓我們走進真誠、努力的年輕設計人陳佳生
陳佳生:我對設計有潔癖
我喜歡設計是因為,設計像一種智慧,用圖形去解決問題,美化生活
設計本身就是一個整理的過程,不但是要設計一個作品,還有你的生活和工作,
要尋找適合自己的,而不是把自己的精力都消耗掉
設計需要理性,并不是天馬行空,設計需要分析市場,了解客戶的心理,
需要站在旁觀的角度,而不是主觀地去做
我對設計有潔癖,如果你覺得我好,那是因為我?guī)缀趺刻於荚谟霉?br />
讓我們走進真誠、努力的年輕設計人陳佳生 本報記者 金璟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也許設計師是個相對比較另類的職業(yè),他們擁有卓越的審美,他們追求品質的生活,他們有點像藝術家,他們游走于商業(yè)社會的名利場。
事實上,設計師和別的行業(yè)沒什么兩樣,都要經歷優(yōu)勝劣汰的殘酷競爭,以及杜拉拉式的菜鳥轉型。只有不斷的努力和改變,才能贏得掌聲,贏得一席之地。
一步一個腳印
陳佳生就是這樣一個鮮活的例子。而立之年,在充滿競爭與革新的城市深圳,在設計圈子里摸爬滾打6年,從插畫師轉行為平面設計師,從設計公司的打工仔到正式成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從孤軍奮戰(zhàn)到聚集團隊的力量,他每一步都腳踏實地地走來,每一步都邁得格外慎重。
大部分人知道陳佳生,是因為他是第26屆世界大運會志愿者標志的設計師。2010年,色彩明快、簡潔易識別的大運會志愿者logo讓人耳目一新,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和喜愛。這個項目的成功把陳佳生推到了臺前,讓大家記住了這個有實力的年輕人。
隨著一些成功案例獲得商業(yè)客戶的認可,陳佳生的名字也獲得了行業(yè)內小小的影響力。不斷增強的信心帶給他堅定的信念,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辦G"DAY DESIGN,他想要獲得一個舞臺,迫不及待地施展自己對設計的理解。
創(chuàng)意真的可以感動我
關于G"DAY,陳佳生希望他們能夠呈現一個多變的形態(tài),每天都有新鮮的想法涌現出來,永遠保持一種創(chuàng)意的活力。即使連G"DAY的形象,他都保持每年更新。2010年,他賦予G"DAY非常具有代表性的3個圈,創(chuàng)造出為你找尋視覺方向的紅綠燈形象,以及隨時碰撞創(chuàng)意與激情的桌球形象。2011年,他一改以往的明快風格,用最基礎的黑白幾何符號,為G"DAY量身定做了一套表現力十足的創(chuàng)意字體。在今年8月,G"DAY又將會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完全不同的2012年。沒有固定的形象,只有不停翻滾的創(chuàng)意與驚喜,陳佳生用這種方式打造自己的專署品牌。
我不好勝 但卻很怕輸
如果你覺得陳佳生就是一個天賦過人,充滿無限創(chuàng)意的快樂設計師,那你就錯了。在他的世界里,快樂和痛苦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相互依附,默契十足,誰也不能屈服于一方,但卻潛移默化地相互影響。悲觀和樂觀的態(tài)度不僅同時存在于他的價值觀,還強烈地影響著他對設計的思考。
“設計其實就是不斷懷疑自己,打破圓圈中的固有想法,是一個重新開始的運作周期。不斷否定自己,再找全新的方向去突破。有了這種心理,就會時刻提醒自己,必須不斷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現狀。”陳佳生這樣評價他對設計的偏執(zhí),“其實這個痛苦是自找的,通?蛻舻囊蟛]有那么苛刻,是自己過不了自己那一關。做的東西越多,眼界和眼光越高,對自己的要求也越高,而能力是一點點在進步,不會一下子拔高,有時候對自己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陳佳生這種與生俱來的嚴苛和偏執(zhí),好像潛藏著一種巨大的能量,賦予他創(chuàng)意和靈感,帶給他堅持和成功。交談中,他的一段話非常打動我:“如果你覺得我好,那是因為我?guī)缀趺刻於荚谟霉Γ揖褪悄欠N需要拳不離手才能打贏的人。如果一兩天沒練,我心里就沒底了。我不好勝,但卻很怕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