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日期:2014-07-20 23:26:03
系統分類:新聞
作品版權:原作者版權所有,禁止匿名轉載;禁止商業使用;禁止個人使用
第一次見袁由敏的設計是一張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海報,亮黃色的底色配上大大的黑色波點組成了一副醒目而酷炫的眼鏡,那是袁由敏2002年的作品。時隔多年,我聽到了他本人對于這幅作品的解讀。雖然他的工作室幾度搬遷,但是這件作品一直伴隨著他10年里一路走來的歲月點滴。
2002年到2012年,袁由敏稱這是他人生中比較動蕩的10年。1995年從中國美術學院工藝系畢業后,就選擇留校任教,度過了一段看起來順理成章的平靜日子。之后,隨著他2002年第一次赴法國游學,隨著價值觀和視角的改變,引發了設計上、生活中的一系列改變。他把這種深遠的影響形容成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反應,直到今天也無法停止。
文章開篇提及的那件海報作品,袁由敏為之取名“觀”,即用它來提醒自己,用一個獨特的觀看視角來審視周圍發生的一切。2002年至2008年,袁由敏前后3次前往法國。也許是異國他鄉所給予的一切都是那樣的截然不同,讓他越發關注中國式的思考方式,并開始找尋那份令人熟悉的傳統東方韻味。
追/設計中國式表達
面對當今相對趨同的時代背景,也許,對于他們早有機會走出去增長見識的這一代人來說,時代的變遷讓他們更能體會中國傳統的文化底蘊。袁由敏開始通過傳統的文字、符號、日常起居的環境,來尋找我們的祖先遺留下來的真實印記。
在近幾年的作品中,袁由敏從漢字中理解中國審美取向中,四平八穩的對稱觀;從唐詩中領悟朗朗上口、氣韻生動的悠遠意境,尋求一種陰陽互動、合二為一的微妙關系;從紫砂紅木中、從青瓷水墨中、從白玉蠶絲中延伸符合中國文化屬性的色彩觀。在他的這些作品中,自始至終要追尋一種符合“made in China”的中國式表達。“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問題所在,以中國人的內涵做出新的創造,這是我們作為設計師應該不遺余力去解決的問題。”他希望用作品說話,改變人們對于“made in China”的常規理解。
問/設計回望傳統
在袁由敏的眾多作品中,還有一件有趣的作品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11年,袁由敏以及他的九月九號設計團隊受藍天特紙委托,為所有特種紙品牌做一個整體的規劃。這次非常規的合作讓一套非常精美且有特色的“問紙”系列紙樣就此誕生。談起這套系列紙樣由何得名,袁由敏將買紙的過程理解為“求紙”,想尋找到最適合的紙張,也需要誠心所致,如同求簽的心態,既然有“問茶”、“問道”,便也有了“問紙”。“問紙”系列根據不同的分類分為4冊,將字體設計融入紙張質感,表現不同的紙張不同的材料特性。絲綢紙的細膩光滑、羊毛紙的蓬松柔軟、月影紙的朦朧透亮……輕松的字體表現以最寫實的方式讓人第一時間從4本厚厚的紙樣中了解每張紙的獨特語言。他和九月九號努力著。
袁由敏用傳統文化里“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自如來形容他的快樂狀態。他以為現在的年紀不會再被那些新奇張揚的表現方式吸引,現在的他更關心系統和方法。如何回望我們的傳統,找尋東方體系的價值標準,審視我們的文化語境,是他對自身的冀望和思考。
新聞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