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日期:2014-07-20 23:26:12
系統分類:新聞
作品版權:原作者版權所有,禁止匿名轉載;禁止商業使用;禁止個人使用
2012年為香港設計年
經過三天內容精彩,氣氛熱烈的論壇,以及多個啟發思考的講座和活動后,設計營商周2012于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正式閉幕。多位國際級講者到場分享他們寶貴的經驗和獨到見解,令現場討論氣氛非常熱烈。這項被譽為「香港設計年」年度壓軸盛事的精彩內容包括:「探討在網絡開展集思廣益的新機遇」及「了解全球最新品牌管理策略」等。香港設計中心欣然表示是次活動能引起公眾熱烈討論他們一直關注的設計議題。
Richard Sapper 是「設計營商周2012」的重點講者之一
Ron Arad 在「設計營商周2012」上分享其獨特的見解
為期六天的「設計營商周2012」為大家帶來目不暇給的展覽和啟發創意的活動。香港設計中心主席羅仲榮先生于閉幕典禮上致辭,感謝每一位「設計營商周2012」的參與者鼎力支持,并宣布比利時為「設計營商周2013」的伙伴國家,盼望在2013年繼續為設計界和該盛事帶來新沖擊與精彩內容。「比利時精神」(Belgian Spirit) 于2011年成立,旨在宣傳比利時在創意、設計、科技產業上的悠久歷史與貢獻,表揚杰出的業內人士,更希望藉此難得的機會為「設計營商周2013」帶來獨特的創新設計意念,帶動設計界邁向國際化的層面。「比利時精神」(Belgian Spirit)將能促進兩國在建筑,設計和時裝行業的專業人士的緊密聯系。
「設計營商周」被業內人士譽為必須出席的設計界盛事之一,能夠藉此深入了解中國市場
「設計營商周」成功引發多位設計界翹楚就設計、創業產業及品牌管理的議題作激烈的討論
年度設計盛事「設計營商周」今年已踏入十周年,每年均會邀請一個伙伴國家,歷年伙伴國家包括德國、英國、意大利、荷蘭、法國和日本等。今年有幸邀得以家具工藝設計享譽盛名的丹麥作為伙伴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更陪同丹麥王儲費雷德里克一同出席開幕典禮。
被媒體譽為「英國當代最具創意奇才」的Thomas Heatherwick亦是「設計營商周2012」的亮點講者之一
比利時建筑師Julien de Ssmedt設計的Skijump
比利時設計富有濃烈的文化色彩
今年「設計營商周」邀請了超過100位世界頂尖設計師和品牌精英,共同就多項議題,提出獨到見解,詳述他們出神入化的精彩創意與作品制作過程,成功激發現場熱烈討論。多位丹麥設計大師更為「設計營商周」在「社會設計」的議題上帶來多場精彩演講,分享其豐碩成果。
比利時為「設計營商周2013」的伙伴國家
德國為「設計營商周2011」的伙伴國家
經過多個內容精彩的論壇后,多位設計界翹楚均在「設計營商周」上就多項議題:「品牌與設計」、「空間與設計」、「時尚與服飾」、「產品與設計」、「為社會設計」、「亞洲設計與文化」、「西九文化與大都會」和「傳訊與設計」等,引發激烈的討論。
過千名來自本地及全球的政界人士、商界領袖、設計翹楚及各界專才聚首一堂參與年度國際設計盛會
「香港設計中心設計大獎頒獎典禮」及「香港設計中心十周年暨頒獎晚宴」亦是「設計營商周」的亮點之一。過千名來自本地及全球的政界人士、商界領袖、設計翹楚及各界專才聚首一堂,向三個被受尊崇的設計大獎得主致敬,他們分別是「亞洲設計終身成就大獎」的平面設計大師石漢瑞先生(Henry Steiner)、「設計領袖大獎」的雷諾──日產汽車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卡洛斯‧戈恩先生(Carlos Ghosn)、「世界杰出華人設計師」的汽車設計師羅偉基先生(Anthony Lo)等,在場人士均為三位大獎得主熱烈鼓掌,以表揚他們多年來對設計界的莫大貢獻。香港設計中心更透過是次機會,對一直致力透過設計提升生活質素的設計師予以贊許,鼓勵大眾為可持續發展的議題繼續努力。
年度國際設計盛會 「設計營商周2012」圓滿閉幕
榮獲建筑界最高榮譽的普立茲克獎得獎者妹島和世出席「設計營商周2012」分享設計心得
以功能多樣性著名的比利時服裝在國際時裝界上一枝獨秀
「設計營商周」簡介:
「設計營商周」是香港設計中心自2002年起每年舉辦的國際設計界盛事,旨在促進國際設計與商界緊密聯系,鼓勵商界發掘更多優秀設計和創新思維的商業價值、潛力和人才。「設計營商周」每年吸引來自設計、商界、中小企及教育界等全球優秀的設計精英匯聚香港,就現時全球最關注的設計議題舉辦不同類型的展覽、國際論壇及設計外展活動,提供設計師、商業領袖、教育者、中小型企業及公眾交流機會,為廿一世紀商業發展構建更加廣闊、難得的交流平臺,是享譽國際年度設計盛會。
關于香港設計中心
向社會推廣設計的精神是香港設計中心主要職責。香港設計中心于2001年由業界支持下成立的非牟利機構,并獲政府撥款營運,其工作宗旨在于 (一) 推廣及表揚杰出的設計;(二) 提倡廣泛及策略地應用設計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價值;以及 (三) 教育與設計相關的專業人士和社會大眾,讓他們加強透過設計與創新的思維,達致可持續發展。
新聞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